护理学院
当前位置:护理学院>> 新闻动态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来源:护理学院 发布人:高银鸽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3/10/10 9:02:36 更新时间:2023/10/10 9:15:48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今年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的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设立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发育障碍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精神发育障碍疾病像感冒一样普遍。很多精神发育障碍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精神发育障碍的病因,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专家特别提醒:精神障碍要积极治疗,不妨告诉自己:“我只是情绪感冒,现在很痛苦,但治疗一下就会好。”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呼吁全社会提高认识,重视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三、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轻型精神疾病有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怖症等;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病,心因性精神障碍等。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五个标准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2.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

3.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较快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即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的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

4.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如早期社交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不合群等不良个性,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

5.反应能力适度,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和应对能力。

五、青少年可能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1.学习问题

        常见的有学习困难、被动学习、丧失学习兴趣、厌学、逃学等。随着课业内容及难度的增加,有些青少年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厌学等问题。有些青少年甚至认为自己前途渺茫。

2.网瘾问题

        现今社会,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超乎想象。有些青少年长时间、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意志力又比较薄弱,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出现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3.情绪问题

        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值叛逆期,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例如情绪低落、烦躁、易激惹、有敌意等。在门诊,青少年焦虑、抑郁最常见。

4.人际关系问题

        青春期阶段,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青少年开始建立与家庭分离的自我认同,他们开始寻求更多的独立性。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内心有不安全性,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自信、害怕挫折,总是担心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不被人接纳,甚至让人生厌。与此同时,与父母的代沟、被同学冷落忽视、与老师关系不好等也让他们头疼不已。

六、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1.学会控制情绪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可以通过认识、理解自身情绪的产生原因,学习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接纳自身消极情绪,维持积极情绪,实现对情绪的控制进而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2.开展适量运动

        运动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很大的帮助。

3.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质量是身心健康的综合表现,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青少年应当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少熬夜,早睡早起。

4.积极寻求支持与帮助

        积极寻求支持与帮助。当青少年遇到难以通过自身调节克服的心理困难时,可以积极主动地向同学、朋友、家长、教师以及专业心理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在各方支持下恢复自身心理平衡,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

        为保持健康的心理,保持一颗有趣的灵魂,让我们都来关注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都来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招生咨询电话:56657088 56657099 就业办电话: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