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
当前位置:护理学院>> 学生工作
法治知识普及|普法教育你我他 法治建设靠大家
来源:护理学院 发布人:高银鸽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4/4/18 17:40:30 更新时间:2024/4/18 17:40:3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增强我校师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强化自觉守法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应知法、学法、懂法、守法,严于律己,自强、自尊、自重、自爱,争当中国文明公民。

法治教育意义

       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是减少其违法行为,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

       法治教育既是司法常识教育,又是法治精神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自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成为一个正直正义的有志青年。

法治教育内容

       法治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培养人们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

       1.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

       2.懂得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是保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武器,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懂得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而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4.懂得什么是法,法的阶级本质和作用,以及有关的政策法令。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并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的。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自2021年4月30日起施行。

       最新教育法全文包括总则、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等共十章八十六条。

       法律全文:https://baike.so.com/doc/5429398-5667630.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全文:https://baike.so.com/doc/30479243-32121977.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

       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法律全文:https://baike.so.com/doc/30093594-31714618.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法律全文:https://baike.so.com/doc/24285488-25517578.html

       我们应该做什么?

       大学生应该加强对法治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宪法、法律知识、法治理论等,了解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治原则,增强自身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还可以参加各种法律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专业人士交流,深入了解法治建设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

       大学生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参与模拟法庭、法律援助、社会实践等活动,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身的法律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机构实习,亲身感受法治实践的过程和魅力。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违法乱纪,不侵犯他人权益,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和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推广法治文化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和影响力,同时为社会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招生咨询电话:56657088 56657099 就业办电话: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